京ICP备16050440号-1 版权所有 xml网站 HTML网站 必威betway官方网站
总部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慈云寺桥八里庄西里住邦2000东区1号楼B座4层 总部电话:010-6557-6541
欢迎大家前来查阅betway必威官网有关全日制课程及早教课程的所有原创作品【转载需与站主沟通后方可进行】
投资有风险 选择需谨慎
……
类似的事件还很多,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敏感而脆弱?由于小挫折就情绪崩溃,未免也太“玻璃心”了吧,几乎是一击就破!大家不禁要担忧,这样玻璃心的孩子还有未来吗?
名词说明:
“玻璃心”的孩子,心理学上大家也称之为“蛋壳”孩子。他们往往有着一触即破的脆弱心理,不能承受心理打击,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接受和克服。一遇到稍不顺心的事情,年纪小的孩子一般是委屈哭闹,年纪大的孩子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!
那么,大家不禁要反省,为什么现在“玻璃心”的孩子越来越多了?最大的原因还是在父母身上。
请别再做这种父母
心理学家认为,这4类父母最容易养出“玻璃心”孩子:
1、从没让孩子受过挫折的父母
现在的孩子做作业是母亲全程陪伴,外出是全家护航,处处被呵护,遇到事情基本不需要自己去解决,日子过得是顺风顺水。但这样的有求必应,尤其是那些“6+1”模式的家庭,孩子容易被溺爱,意志不坚强。如果孩子不经常经历一些小的挫折,就很可能无法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,变得脆弱且不堪一击。比如在学校,遇到同学欺负、老师的责骂,就很容易情绪崩溃,做出极端行为。作为家长,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该碰的钉子要让他去碰 。
2、过分夸奖孩子的父母
适当的夸奖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,但过分的夸奖或者夸大的称赞,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,自尊心太强,上得去、下不来。 所以,别看有些孩子在家落落大方,但在学校或者公众场合却不敢太“冒头”表现。因为孩子习惯了事事被夸奖、被赞美后,一旦被别人无视,就会产生失落和郁闷的心理,如果是被人说不优秀或者被人批评,就很容易生气,甚至郁丧失自信、自卑。
3、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
太多的爸爸妈妈相信,好爸爸、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,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。因此,他们会代替孩子解决遇到的一切困难,对孩子过度保护。但被过度保护的孩子,他们处世能力不强,稍微遇到一点小挫折,就会第一想到父母寻求帮助,想方设法告诉父母——我很受伤!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被保护感觉,也更容易采取极端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受到了伤害。
4、长期忽视孩子情绪的父母
父母如果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,忽视甚至认为孩子的喜怒哀乐不重要,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智成长。想想如果孩子遇到难过的事情,父母一句安慰都没有,反而大声斥骂或怪孩子打扰,这样的孩子会比较没有安全感,感觉父母不爱自己。研究证明,长期忽视孩子不仅会让孩子感觉到爱的缺失,还会让孩子通过搞破坏或极端的行为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,其实都是想引起父母关注,避免自己被忽视。
预防“玻璃心”,做好这三点
“玻璃心”不是病,更不需要“治”。我觉得“玻璃心”孩子也有变坚强的那一天,关键看父母怎么做!
一、“挫折教育不可少”
每个人都需要成长,自己的问题总有一天要自己解决。想让孩子不遇到事就玻璃心,父母就别再包办代替。可以设置一些情景障碍,提前让他们“摔摔跟头”,让他们明白人生的挫折不可避免,培养一下心理承受能力。当然这种“耐挫教育”,不是打碎孩子的玻璃心之后就不管了。打碎了,还要教他们粘起来,怎么接纳和处理自己的挫折情绪。
当然,父母本身要做好榜样,孩子之所以脆弱、逃避困难,跟爹妈反应过度绝对有关系。如果你是一个遇到事情就大惊小怪,感觉天都要塌下来的父母,你的孩子肯定跟你一模一样。因为从你惊慌的样子他会觉着事儿很严重——大人都处理不了的事,小孩子就只能接受恐惧的折磨。所以,孩子急,孩子怕,孩子慌,你得淡定。
二、“给坏脾气一个容身之处”
脆弱的孩子因为负面情绪累积的太多,太痛,所以才脆弱逃避。成人伤了心还不去谈恋爱了呢,何况小孩子?
孩子脆弱有这样一个循环:事情有难度——面对的时候烦躁——被大人否认、压抑(有什么可着急的?/有什么难的?这都不会!)——负面情绪得不到处理——面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情绪“痛点”,选择逃避。
你有没有类似的体验?你很难过,跟某人倾诉,某人一副不以为然,你马上就生出“话不投机半句多”的强烈感慨,发誓“以后再跟这货说了”!可你除了某人,还有某某人,闺蜜朋友什么的一大把,不愁没地儿宣泄。而孩子,除了父母以外,就再少有其他的情绪支撑者了。如果在父母这儿都被堵,基本上就没戏了。按照循环走下去,脆弱逃避是迟早的。
那么,怎么“给坏脾气一个容身处”?
大家都喜欢成熟、乐观、从容、坚定、心思澄明的人。如果家长没有这样引导的功力,只能拼将来遇到好老师的概率了,而且还要走上很多弯路,附上很多情绪代价。
我有个同事 @情商卢妈妈,她对儿子的教育就让人值得借鉴。她儿子小时候第一次被老师批评,特别伤心。她就跟儿子说明“老师批评你是爱你,喜欢你!不爱你的人才不管你呢,会看着你犯错,是不是?你就像小树,老师批评,就是给你‘砍树杈’。你想啊,要是不砍,你就长不高,往横向发展,长些乱树杈,长大了只能当劈柴烧;给你砍好了,你就往高处长,长成参天大树,将来盖漂亮的房子、能远航的大船!”
在她这样的“洗脑”下,她儿子就会说:“姥姥给我砍树杈,我有点儿疼,不过我很勇敢!”或略显郁闷地说“唉,今天老师又给我砍树杈了……还好,爷们儿能挺得住!”
你瞧,脆弱与孩子何干?